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休闲
  • 知识
  • 探索
  • 娱乐
  • 热点
  • 时尚
  •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在这里读博,都得先当好“猪倌”—新闻—科学网

    在这里读博,都得先当好“猪倌”—新闻—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8-27 00:41:55 来源:窗明几净网 作者:焦点

    作者:王昊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3 16:24:36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在这里读博,猪倌都得先当好“猪倌”

     

    早上8点多赶到实验动物房,博都准备饲料、得先当好检查饮水设备、新闻记录饲喂量……一套流程下来,科学胡竑的猪倌工作服早已沾满饲料、污物。博都

    “两年前我几乎没碰过猪,得先当好现在早习惯了。新闻”胡竑一边说着,科学一边轻松地将一袋几十斤的猪倌饲料扛到猪舍料槽旁,“这批猪有近20头,博都已到育肥后期,得先当好每头三四百斤重,新闻采食量很大,科学饲喂时一定要多巡栏及时补料,保障好一日三餐”。

    胡竑在搬运饲料。王昊昊 摄

      ?

    胡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的学生,由该研究所与湖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1月28日除夕当天,他仍旧在亚热带生态所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动物房里忙碌着。此后一周多的时间里,胡竑每天都准时赶到动物房喂猪、打扫卫生。

    博士生怎么去喂猪了?博士生为什么一定要养猪?都做哪些工作?……蛇年新春之际,《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猪舍、实验室,探访“养猪博士”的科研日常。

    臭中作乐的“铲屎官”

    博士生一定要自己养猪才能做好生猪研究吗?

    “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印遇龙说,他要求硕士研究生就要养猪,至少在猪场待100天、养两批猪。只有真正全流程养过猪,才能对猪的习性、采食习惯、各阶段成长特征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猪采食的饲料、排出的粪便等获得大量重要的科研原始资料。

    印遇龙(左)指导胡弘开展相关实验。王昊昊 摄

      ?

    胡竑至今已养了5批猪,他的养猪“首秀”在2023年。

    养猪前,胡竑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这是生猪研究最基础的。”然而,第一次做实验的经历,还是给了胡竑“很大的心理冲击”。

    当时,科研团队正在开展仔猪相关研究。“一上来就要抱着出生没几天的仔猪喂奶,我根本没经验,不敢上手抱,怕伤到它们。”胡竑说,在师兄吴宇梁的指导下,他慢慢学会了如何抱小猪、给仔猪喂奶等操作细节。

    胡竑主要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断奶仔猪脂肪酸吸收及其机制,旨在解决仔猪断奶引起的肠道健康损伤、腹泻等生产养殖问题。

    胡竑介绍,由于母子分离、环境变化、饲粮变化等原因,仔猪断奶期间十分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腹泻、采食量下降、死亡率上升等问题。

    胡竑在饲喂实验用猪。王昊昊 摄

      ?

    2023年初,胡竑和同学邓志颖合作,开始养第一批猪。这批猪饲养在湖南省浏阳市的一家猪场,都是小猪,有200多头。

    “猪的进食规律和人差不多,一天吃三四顿。没有饲养员,从配饲料到喂食,所有工作都由我们完成。”胡竑说。为了养好猪,他和邓志颖向附近的饲养员学了很多养殖经验。“仔猪和小孩一样,容易拉肚子、感冒发烧等。年初气温低,更不好照护,及早发现仔猪的相关症状并采取措施很关键。”

    对收集到的实验材料进行称重。王昊昊 摄

      ?

    除了日常喂猪,他们每天还要和猪粪打交道。猪粪是重要的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检测,才能得出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在猪体内的消化利用率,从而进行评估,配制出更佳的饲料。

    当时他们做的是大群实验,猪圈里有很多猪,如何收集粪便?“我们只能像‘铲屎官’那样,戴着手套蹲守在栏舍旁,看到猪有排便动作,就用手接粪便,再将其放入采样试管。”胡竑说。

    胡竑在动物房喂猪。王昊昊 摄

      ?

    “一开始最难接受的是猪圈的臭味,现在早已对臭味免疫了。”喂猪过程中,胡竑不戴口罩、不掩口鼻。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其实团队成员都养了不止一批猪,研究方向偏生产实际的一年要养几批,“养好猪是做好生猪研究的关键,只有迈过这个坎,才能走好科研路”。

    在印遇龙的指导下,通过比较腹泻仔猪和未腹泻仔猪的肠道菌群,胡竑发现了其中的差异微生物,将其筛选、培养出来并加入饲料中,能有效缓解仔猪腹泻。

    不怕被笑,只怕没成果

    扎起丸子头、穿上工作服、带着记录本,高静霞熟练地检查着自动饲喂设备的运行情况。 

    高静霞怀抱一头仔猪。受访者 供图

      ?

    今年27岁的高静霞也是印遇龙的博士生,由亚热带生态所和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和胡竑一样,一开始最让高静霞难以接受的是气味很大的养猪环境。“我们要频繁清理猪舍的粪便,每天还要搬运沉重的饲料,工作既费时又劳累。”

    让高静霞头痛的还有“猪不听话”,一些“调皮”的猪常会趁她不备溜出猪舍。这时,她就得到处找猪,直到把它们重新关回栏中。“清理食槽时要注意,一些猪会咬人,收集剩余饲料时也要格外小心。”高静霞说。

    全天候与猪的“亲密接触”,让她深刻体会到生猪研究者亲自养猪的重要性。“只有待在猪场,才能更了解猪的习性、养猪户的需求。”

    当然,高静霞不免有被质疑的时候。“好几次同学聚会,当被问及工作时,我都坦然回答在养猪。而这往往引发一些调侃,他们不解为何一个研究生要去养猪。”

    “其实我们的工作远不止养猪这么简单。人们每天享用安全美味的肉类,都离不开养殖行业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高静霞有了自己的答案,“嘲笑和调侃不可怕,怕就怕没做出好成果。”

    “猪料肉比参考群构建及其功能基因挖掘”是高静霞的研究课题,需开展4批饲养试验,每批历时3个月,总计需饲养600多头宁乡猪。该课题旨在解决宁乡猪生长速度慢、料肉比高的问题。

    “从配种、仔猪出生、仔猪断奶,40公斤时进入测定站饲养,直至75公斤出栏,4个批次试验的每个环节,我都要全程参与和监控。”高静霞说。

    1月22日,通过数据综合分析,高静霞精心挑选出20头在料肉比上表现出极端差异的个体,送到亚热带生态所进行屠宰取样及表型数据测定。“目前初步的表型数据已出炉,结果相当令人满意。”高静霞说,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通过养猪取得更优质的创新成果,让更多科研成果助力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这是高静霞、胡竑和其他科研工作者的新年愿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 上一篇:45岁意外险,45岁意外险买哪个好
      • 下一篇:工业路由器赋能智慧电力储能柜实时通讯,构建电力智能化新生态

        相关文章

        • 韩国已经成为便利店王国 平均1491人就有一家
        • 厦门再添两名医工作室 提高普外及肝肿瘤治疗水平
        • 勇士就是要做全民公敌 最恐怖的死亡五小已诞生
        • 实木家具到底好不好?怎么选?
        • 厦门首次开庭审理“套路贷”案件 三人被控诈骗罪
        • 华北地区受到污染天气影响,公路运输限制严重,政策解读
        • 山村教师冒雨修校舍累偏瘫 16年妻子背他上讲台
        • 汇川技术旗下北京一控系统亮相2025中国国际铝工业展
        • 以“核”级实力赋能绿色未来
        • 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中国队取“开门红”

          随便看看

        • 高端橱柜或摆脱卖场控制 走独立渠道模式-
        • 中超第11轮综述:申花小将闪耀 重返联赛榜首
        • 1942年7月18日:吉亚辛托,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紧急提醒 开学后请警惕冒充老师骗局
        • 英飞特电子出席2025中国浙江照明产业供应链配套会
        • 家居装修不盲目地板家具巧搭配!
        • 杜锋不清楚易建联被裁 宏远:湖人官宣前不回应
        • 专注35年,安吉尔展现民族企业的品质追求
        • 红点设计概念大奖官方视频首映 授权“洞窝”共享设计荣耀
        • 贴面地板,印花地板与实木地板无关!
        实木家具5大保养方法,教你如何保养外重市场营销,内重品质践行 顶厨致力环保厨房塑建克罗地亚HEP公司将在杜布拉瓦水电站水库安装首个浮动光伏电站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2日纪录:活塞罚球书写耻辱 大洛佩兹总得分破万尼克斯队宣布诺阿接受膝盖手术 本赛季或已报销泉州市开展城乡居民保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让人民满意,是他一生追逐的最高奖赏—新闻—科学网塞尔维亚TSO EMS签署11座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电网连接合同《王者荣耀》架空短剧定档8月4日:歪嘴战神管云鹏演胡亥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在这里读博,都得先当好“猪倌”—新闻—科学网,窗明几净网   sitemap